
2025
金秋八月
图片
图片
读书 · 感悟
唾手可得的东西,没人会珍惜恰到好处的冷漠,反而让人心生欢喜。——卡耐基
图片
点个喜欢吧
【案例图】
图片
【绘画要点】
《兴尽晚回舟》是诗岚老师的体验课。根据李清照的词来创作的一幅小作品。描绘的是傍晚的荷塘清辉月影,小船荡漾,船上的姑娘赏荷晚归的美妙场景,一起来学习绘画方法:1、画面从前方的荷叶画起。荷叶的颜色实用,花青加藤黄笔尖蘸取重墨。前面的荷叶颜色较重,后面的荷叶颜色要逐渐变淡。形成前实后虚的变化。
2、荷花使用曙红色,运用中锋行笔。画出饱满的荷花花瓣。花瓣注意长短变化,注意方向的不同。
3、最后用浅淡一点的绿色,画出远处朦胧的荷叶叶片。
4、人物在刻画时定出头部位置,用重墨平涂的方法进行走笔。定出人物的肩宽,定出腰部以及臀部的位置。将线条进行连接。注意行笔时线条要有轻重变化。虽细,但力度要强。
5、最后进行细节的刻画,勾勒水文水文在行笔时要有一定的波动。注意长短变化,注意空间交错。
6、用藤黄加硃磦,刻画荷花花蕊。用花青加墨勾勒荷叶的叶茎。
国画工具材料:
纸张:生宣卡纸 尺寸:33X33cm生宣
毛笔:大号/小号兼毫毛笔各一支,勾线笔一支
颜料:花青,藤黄,曙红,钛白
图片
【绘画步骤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诗词赏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宋 ]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图片
【绘画视频分享一】
图片
【绘画视频分享二】
图片
视频因时间限制,特分为两段分享
【国画小知识拓展】
国画中“符号与构成”的影子,即绘画中的点、线、面,不论是具象、抽象、意象、几何形、自然形、都有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呈现,组成了画面,创造了具有形式美感的意境。一、点的表现点,其形态既有位置,也有外轮廓。可以是圆点、椭圆点、方点等、黑白点、色点等规则或不规则的形态。看一副作品,会让我们感觉有些元素,呈现出“画龙点睛”、”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巧妙,显示出了点的”能量“。点往往形成整体的视觉中心位置,引发人的注意力。有的时候画面是有很多点来构图,那么不同的点之间的形态、位置、大小、明暗、藏漏、虚实、方向的变化,能够很好的烘托或突出整个画面的主体。另外点的使用,有的时候对于一个画面起到均衡的作用,让我们的内心处于一个基本平衡的心理状态中,包括形的均衡,也包括颜色的稳定,中国画的压脚印章也都是应用点来均衡的。
二、线的表现线作为造型要素是构成艺术的基础语言和绘画艺术的基本形式之一,作为画面的造型语言之一,线除了具有长度,还有一定的宽度和厚度,有了细线和粗线、有曲线和直线的区别。不同的线给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粗直线——强直、明确,细直线——秀气、敏锐,垂直线——严肃、庄重,倾斜线——生动、飞跃。单纯曲线在国画的应用中是很多的,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内涵,有的圆润、有的舒畅、有的比较韵律、有的自由伸展,尤其是在折枝式构图中使用的样式很多。我们知道吴昌硕就是用篆书方法来表现笔墨线条的粗细变化的,齐白石、潘天寿、李苦蝉等借鉴了书法中的线条方法,形成他们每个人不同的艺术语言风格。
三、面的表现面是点和线的集合体,不同的点在平面中进行有规则的密集可形成面,不同的线在平面进行的密集就形成了面,面的轮廓不同、虚实不同、交错不同、规则不同等等,就产生了不同的画面感。在绘画中面本身就以一种色块形式出现在画面中,而较大的块面在国画创作中很多是以主体或者空间的形式出现,大面给我们的感觉是踏实稳定的,小的面给我们的感觉是精致小巧的,画面中的不同形状表达了不同物象,不同物象之间进行聚散、迎让、穿插、透叠、藏漏、虚实、冷暖等等来营造不同的画面境界。纵观古今的艺术家在绘画作品中都逃脱不了点、线、面的运用,艺术家们把自己对大自然以及社会生活的理解和领悟,根据画面不同的需要,通过点、线、面巧妙的分解组合,创造出一副副传达作者个性的艺术品。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东莞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