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创造历史!昨天,许多简中媒体铺天盖地的“俄军向机器人投降”的新闻,让我们看到,这才是新闻人发自内心的良知而不是别人给他们规定的立场。他们也应该看到了俄罗斯灭亡的必然性。
作为新闻媒体,谁都不愿过着那种不死不活的日子,一旦逮住了亮眼的新闻,还是愿意做一个正常的传播者,让自己的媒体多些受众,从而被社会多些关注,多些广告。
说了半天还没有说那个投降的事。我们先看一个滑稽的画面:
一伙俄国兵,双手抱头,跟在乌克兰无人机和机器人后面,快步走到乌克兰阵地,听命令放下双手,乌克兰战士则将他们双手反扎,“按照军事规程收押为战俘”。
战场上的敌人居然向铁做的机器人投降,我们几时看到过这样的场面?据报道,这是一次完全由机器人执行的轰炸与劝降任务,没有人类步兵直接干预。它为人类至今全部战争史竖上了一块里程碑,碑上写着:乌克兰战场机器人改写了战争史!
展开剩余61%7月9日,乌克兰第3独立突击旅通过“电报”软件发布消息称,在哈尔科夫地区,他们首次成功地仅凭无人机和自杀式地面作战平台,迫使俄军士兵向无人装备投降。该通报称:“历史上第一次,俄军士兵在纯粹由机器人系统发起的进攻中投降。”
消息说,参加前线作战的机器人是装载炸药的地面车辆,应该不止一台,好几台都用自杀式方式攻击了俄军坚固掩体,“其中一台地面机器人系统靠近了一个部分坍塌的庇护所,迫使俄军士兵主动投降,以避免即将发生的爆炸。”
我想这机器人应该有喊话劝降系统,如“缴枪不杀”之类,然后让俄军放下武器,双手抱头,接受多旋翼无人机引导,走向乌克兰阵地,完成投降最后手续。
我觉得乌克兰机器人还做得不到位。如果能增加一个捆绑的程序,比如胶带,比如手铐式扎带,现场就把他们绑起,实现俘获一条龙,多开心。
战场机器人,并不新鲜,大国都在开发。美国,有Shadow系列机器人;俄罗斯的机器人,叫天王星、火星;大国也有战场机器人,叫利剑、天雷,乌克兰的陆地战斗机器人叫“守护者无人平台”。
为什么俄乌两边都有,却是乌克兰首例报道了有趣的纳降事件?可能是这一回干得漂亮而且俘虏数量不少。俄罗斯怎么没有晒出机器人战绩?从他们的战场表现看,战场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对生命看得很贱,无论是本国军人,还是他国军民,他们都视为草芥,所以,人肉冲锋的事情常常出现,摩托车三轮车在战场上也是常用运输工具……
其实,以前我就看到过类似视频,那是无人机干的,两个俄罗斯士兵看到无人机来了,向无人机做出请求的动作,无人机则示意他们投降,然后他们跟着无人机走回到乌克兰阵地。这是有人操纵的,与这回自主完成不同。
自然,也看到了求饶而不饶的场景,这就为现代战争伦理提出了一个日内瓦公约中没有涉及的问题:如果敌人在“地面平台”面前投降,地面平台一气之下把他们炸死,算不算违反了日内瓦公约?
俄罗斯侵略者不收手,我还在这里讨论地面平台非法杀俘的问题,自己都感觉到酸不拉几。
发布于:湖南省东莞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